当前位置>首页>品牌风采>遵循古法道道自然--藏在大山里有身份的馒头
遵循古法道道自然--藏在大山里有身份的馒头
时间:2022-01-07 15:26:54




商都网品牌风采专栏: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茫茫林海怀抱中,坐落着一个优美、宁静的小镇,这就是中原名镇---河南省南召县太山庙乡,太山庙乡位于南召县东南部,东与方城县广阳镇接壤,南和皇路店镇、石门乡隔鸭河口水库相望,西连留山镇,北靠小点乡及云阳镇,距离南召县城30千米;全境东西长20千米,南北宽5.5千米,辖区总面积88.72平方千米,户籍人口37252人,下辖19个行政村,解放后属曹店区,1984年改为太山庙乡;据乾隆十一年南阳知府所写《南召县志序》记载,境内太子山是真武、张三丰修行的福地,其山名为光武帝刘秀登山望乡所起,经唐代将地名称之为太山庙;太山庙乡是一块具有光辉革命历史的地方,是南召革命区的发源地,1930年春,张景昉同志在现太山庙乡曹店村建立了中共南召县第一个党小组,1939年刘少奇同志留住南阳,对南召的革命斗争作了极为精辟的指示。

位于河南省南召县的太山庙乡,有年谣“二十三、炕火烧,二十四、蒸大馍,二十五、割豆腐,二十六、过过油,二十七、杀年鸡;二十八、贴新画……”,突出的反映出馍的文化性和地域色彩。

大蒸馍即馍或馒头,为中国传统面食,据传为诸葛亮发明。是发酵面团蒸食,北方多省将馒头称为馍。现代人常常拿它同西方的面包相媲美,是华夏面食文化的象征。明《本草纲目》载:“蒸饼(蒸馍)味甘、性平、无毒。具有消食、养脾胃、温中化滞、益气和血、止汗、利三焦、通水道”之功能。蒸馍是我国最古老的发酵面团蒸食。蒸馍的问世,反映了我们祖先很早便熟练地掌握了酵母菌的生化反应特性,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食品微生物方面的一项伟大发明。

太山庙乡大蒸馍的品牌由来已久,最早可追溯至建国后,南召县梁沟村民任德民通过改进民间历史传承蒸馍技术,采用栗树胡叶垫底,辅助以铁锅、秸秆,终水蒸而成第一代大蒸馍,取名老任蒸馍;由于1960年左右农业条件限制,地方食用小麦用石磨碾压出的面粉不够精细,均以偏黑为主;经过第二代传承人任小伦精心研究,采用电动石磨,控制出粉率,原料精选晒干小麦,从而第二代太山庙乡大蒸馍品牌问世。

太山庙乡大蒸馍,创始人任德民,第二代传承人任小伦在工艺上用传承工艺上采用弱春性先麦10号小麦品种作为原料,通过前期建立无病种子田,出穗前后对黑穗进行田间拔除、隔离销毁,从而杜绝小麦黑穗病,保证面粉颜色;麦收后通过晾晒,石鼓滚压,取小麦颗粒;这样的小麦水分低,与机械设备提取的小麦相比颗粒完整度高,无污染;制作方法使用小麦面粉辅以自然酵子、米酒与水比例发酵,人工和揉,40度烘箱副热三道工序制作而成。


太山庙乡大蒸馍的辅助工具也均有讲究,只使用传统农家铁锅灶台蒸制;其明火采用秋冬栗树柴木作为火引,因秋冬季节栗木水分少,火焰比纯干木温度较适中,且火焰温度稳定,燃烧衰减度低;将夏季栗叶晾干后做馍底,夏季的栗叶清香,且叶大、叶鲜,极大的保留了馍香与果木香,口感更佳。



责任编辑:豫健康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