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一个感恩的人 办一家懂得感恩的企业
河南工农兵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购置荥阳市刘河镇分水岭村小米,助力乡村振兴
李向东得知荥阳市刘河镇分水岭村优质小米销售难,仅10月27日就购买了1000多斤。“分水岭小米是优中之优。我们将熬制小米粥免费提供给顾客,让顾客爱上分水岭小米,引领更多的人助力乡村振兴。”李向东说。这让记者对河南工农兵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。
李向东在环翠峪景区,向抢险救灾的志愿者盛热乎乎的大锅菜
7月20日,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袭击荥阳,环翠峪风景区受灾严重,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。李向东一方面组织员工肩挑背扛急需物资送进景区,送到村民手中;另一方面领员工带物资,支起3口铁锅炖大锅菜。从7月21日到30日,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多,李向东每天都招呼参加抢险救灾的人员用餐,热乎乎的大锅菜让大家吃得暖和,一名志愿者高兴地说:“在这种环境中能吃上热乎乎的炖菜,真是幸福。”7月21日,荥阳城区部分地区停水,李向东及时组织员工向市民发放“8两”品牌矿泉水1000多箱。
今年暑期强降雨,荥阳城区部分区域停水,工农兵餐饮向居民免费赠送矿泉水
在2020年疫情期间,他多方联系筹集口罩,向荥阳市民发放口罩6万多只,并以个人名义向武汉捐款,向汜水镇、乔楼镇、崔庙镇、刘河镇等乡镇和志愿者卡点不间断捐赠口罩、消毒水、方便面、面包等生活物资。此外,他还多方助学。3年前,李向东在街上遇到衣衫不整、多天未吃饭的何某。了解情况后,李向东带他吃饱饭、洗澡、购置几身衣服,并开车送回驻马店的家。何某后来来到荥阳河南工农兵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打工。接受采访时,何某说:“李总给我了第二次生命,我终身记着他的恩情。”“人贵知恩,贵在感恩”。1988年出生的李向东从小就深受爷爷的影响,他的爷爷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红军。为了让后代不忘本,传承红色精神,爷爷为他起名“向东”。爷爷常常告诫他,红星换来新中国,如今的日子好了,要懂得感恩,要像红星一样为人民服务。这句话他刻在了脑海里,流在了骨血里,成为做人做事的原动力。在他的影响下,他的朋友、员工和加盟商捐款捐物的有,当志愿者的有。在他们的圈子中,做好事做实事成为一种“时尚”。做一个简单的人 办一个简简单单的企业
孩子到工农兵餐饮门面店了解红色文化
简简单单的做人,踏踏实实做事,是李向东为人处世的准则。“我的目标是让红色文化走出去,让咱河南的大锅菜走出去”。2013年9月3日,属于李向东的第一家“工农兵”餐厅开业了,这一天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。在“工农兵”,你能吃到的菜很“简单”——大锅菜,但是它又不“简单”,铁锅炖鸡、铁锅炖大鹅、铁锅炖五花肉、铁锅炖排骨……凡是你能想到的食材,铁锅炖都包你满意。手工辣酱、卤味烤花生、特色农副产品等,更是一经推出便圈粉无数。饭票、粮票、搪瓷缸、军绿色书包……这些存在于父辈或祖辈回忆中的物件,在“工农兵”餐厅随处可见。红色是餐厅的主题色,军绿色是服务员的主打色。在安居乐业的今天,忆苦思甜,追忆老一辈的革命情怀,是李向东创办“工农兵”餐饮的初衷。在这里,体会红色文化是永不过时的“潮流”,让人怀念又感慨,老少皆宜,充满意义。入职一年多的张磊,如今是“工农兵”一家门店店长,张磊在“工农兵”最大的体会就是有归属感。“前段时间,我们员工观看了电影《长津湖》,一起重温红色记忆。对我来说,之前参加的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,重新有了新的定义和意义。”对“工农兵”的所有员工来说,红色是最熟悉的“配方”。“唱红歌”是每周例会雷打不动地“定调”,“红色游”是每个季度最让人期盼的精神之旅,“红色讲学”是每个月相互交流沟通的“必修课”。为让红色传承渠道和方式更为多元,李向东发起成立了河南拓世教育信息有限公司开展红色主题教育,面向社会开展红色培训、红色旅游等一系列红色精神传播,还通过抖音短视频宣传“工农兵”餐饮品牌文化,如今的他已成为一名拥有40多万粉丝、点赞量达400万、最接地气儿的“网红老板”。让红色文化走出去被更多人了解和继承,这是他一个简单心愿,也是他奋斗的目标。今年,为推动生态观光乡村旅游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,李向东投资200多万元在洛阳打造别样农家乐项目,并计划在2022年面向全省重点乡镇推广至200家以农家乐为主题的门店,丰富当地配套产业,带动村民增收,促进乡村振兴。做一个诚信的人 办一家注重诚信的企业
责任编辑:豫健康1